“毒跑道”再现,校方为何无视常识和孩子们的健康?
2019-01-06 19:48:06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“毒跑道”又出现了。这次“撂倒”的是浙江三门实验小学的一批学生,也“绊倒”了相关责任人。1月5日,三门县发布通报:免去三门实验小学校长梅强、县教育局基建科科长张斌的职务,对上述2人及该工程项目的设计单位、监理单位、施工单位3名人员进行监察立案。

然而尴尬的是,在此之前,尽管最多的一个班45人有42人出现不良反应,尽管送检样本对照新旧国标都有指数“超标”,尽管去年11月17日当地组织人员对学校的塑胶运动场进行了彻底铲除,但迄今为止都没有一方给出这块“毒跑道”与学生身体不良反应之间的准确结论。一直到三门当地官方决定对相关人员进行监察立案的早一天,三门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还表示,确有一项数据“超了一下”,但与孩子发病有关,尚无证据,“连浙大专家都没有给出一个非常权威的结论”。

去年9月塑胶跑道交付使用,开学之初就有学生不断出现流鼻血、咳嗽、头晕、呕吐等症状,情况严重的还伴有脱发、间歇性肢体抽搐;一个班45人有42人出现不良反应;塑胶跑道铲除之后的2018年12月10日至今年1月3日,至少还有30名学生因再次出现鼻血、头晕、胸痛、咳嗽等症状赴医院就诊。可想而知,这块塑胶跑道的毒性之深。然而各方送检的“报告出了4份”,都给不出一个“非常权威的结论”,可见一眼就能察觉出来的对于生命的基本常识,已经被捆绑在以“科学”“结论”等死理中被忽视、被纠缠。此中教训非常深刻。

这些年,全国各地“毒跑道”时常出现。无数生命健康的代价和教训带给人们的常识认知是——学生的不良反应,是对塑胶跑道合不合格最直接的鉴定,也是对新旧国标科学程度的直接检验。这么幼小的生命成为“测试样本”,代价如此之大、如此之明显,却要在检测中寻找“非常权威的结论”,这个死理,认得很任性。这也是导致更多的学生被伤害的根本原因。

梳理官方这次的情况通报,可以看出,这块9月份开学就要交付使用的塑胶运动场地,去年1月份学校启动项目改造,7月2日才获批、7月中旬才招标、9月份才竣工,此中有关程序、资金、质量、监理等方面的合法性,有待进一步追诉。此处不做主观判断。但时间安排的节奏,以及交付之后出现大批学生不良反应的处置节奏,却是有教训可以总结的。

9月初开学之后,家长就怀疑孩子的身体异常可能与刚完工的塑胶跑道有关,有些家长已经在组织维权。倘若此时尊重基本的常识,把孩子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,责任先放一边,对塑胶跑道采取一些措施,或者暂停学生到校和使用塑胶跑道,可能交付使用仓促的节奏问题就可以得到弥补。然而直到10月11日,也就是国庆长假开学之后,部分家长代表自行组织取样送检、10月19日杭州一家检测机构出具“甲醛释放量超标、其他指标符合标准”之后,11月4日,县教育局、建设规划局、环保局、市场监督局以及校方、施工方、监理方、家长代表方,又一次取样封存,送住上海一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。这种认死理的方式,实际上已经不是为了结论的“真理”,而是一场任性的博弈。孩子的健康安全,反而是次要的了。

直到11月16日,上海检测机构给出对照2011年旧国标“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”、对照2018年11月1日施行的新国标“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TVOC)超标”,直到次日这块塑胶运动场地被铲除,学生们已经在这个环境之下吸了整整两个半月的有毒空气。而在此时,部分学生因为身体出现状况已经没去上课。有的迄今几个月都未再去学校。

家长一眼就看出来的问题,本来就是常识。但生命健康的异常,第一时间不是被所有人重视,而是在家长与校方之间形成了一场“生命责任”与“检测结论”的拉锯,这种僵局是人为的,也是以科学之名而反科学的。此前全国各地很多学校的“毒跑道”事件,都有着类似的“拉锯战”出现。此中除了检测标准本身的缺陷,最主要的还是校方没有“非常权威”的检测关联结论便绝不停课的那种“不见棺材不掉泪”的任性与固执。

三门实验小学这场僵持,整整耗费了至少两个半月时间,其实耗费的是孩子们的生命健康。在尊重生命健康的常识、与尊重一个永远等不到的非常权威的检测关联结论的博弈中,人们再次看到了不论新国标还是旧国标,与实际呵护生命健康效果之间的落差;看到了尊重生命、尊重常识,比尊重一个“非常权威”的检测关联结论来得更加重要。

三门“毒跑道”事件最后的处理节奏,很迅速,很到位。倘若这个节奏提前到去年9月事发之初,便不会有这么多孩子的生命健康被拖延。而几个相关人员被免职、被立案,他们的代价与孩子的生命健康、公信力损耗的代价相比,又算得了什么?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